当前位置:美术100 > 中国及东方画欣赏 > 人物画 / 正文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头部广告位

郎世宁《乾隆皇帝大阅图》

美术100小编 5个月前(2022-01-15) 人物画

《乾隆皇帝大阅图》(清 意大利 郎世宁 绘)

作者:舟楫


郎世宁的作品尽管有着浓重的巴洛克风格,但相比委氏作品,《乾隆皇帝大阅图》显得轻快了很多,也精致了很多,已然是带有中国标记的"巴洛克-洛可可式绘画"了。让我们细细观赏——

1. 主体是骑马像。该形象在中国传统君主绘画中几乎未有涉及(历代帝王像,几乎都是正坐像、直立像或半身像),相反,在西方雕塑艺术中(尤以古罗马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多纳泰洛作品中)却屡有涉及骑马像,并且我们注意到画面右侧马匹前腿的弯曲,这已然是罗马时代英雄骑马像的经典标识。将其引入画作也体现了画家试图走出古典题材来表达更为广阔的情感——将神话中英雄才应有的骑马资格授予他所尊敬的皇帝陛下。

2. 对人物的写实描绘。传统的中国绘画尤以人物画显得极为抽象和写意,借助神话对皇帝真容的虚构以及美化,更是画家的职责所在(历代帝王图鉴千篇一律的双瞳、美髯、广额、垂耳的标准像,便是显证)。而郎世宁无疑将皇帝拉回了现实,无论是容貌还是躯干,这种写实的努力并没有影响皇帝的英武。追求更贴近自然的表现也是巴洛克风格的精神内核之一。

3. 明暗手法的运用和整体细致描绘。相较委氏作品大色块的运用,郎世宁对人物的塑造相当的细致和谨慎:画家对皇帝本人的面部和手进行了进行明暗和虚实处理;服饰的丰富色彩、遍布铠甲马鞍的精细花纹、缰绳和马鞭的弯曲程度以及马鬃和配饰(红缨)的条缕疏密都为画家所关注;同时,服饰和马匹局部出现的阴影都被尽可能写实地表现出来。

4. 背景虚实和西法中意。画面是由以乾隆皇帝骑马像为主体的前景和以远山白云为主体的背景构成。背景采用西洋焦点透视方法进行构图。近处山地的写实风格和远山的虚无飘渺反衬出皇帝的立于山巅登高目远(一般山水画中远山是以仰视角度全景式的撑满画面,而非郎世宁采用的俯视加局部构图),而背后出现的大块云朵也意在说明皇帝站在世俗之巅,与天摩肩无几。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云朵的画法,我们似乎可以从巴洛克以及洛可可时代的西方绘画作品中找到相似的场景(比如普桑《音乐时光之舞》、《阿卡迪亚的牧羊人》、华托《吉尔》等画作中对云彩的描绘)。


标 签

试试用"←"或"→"方向键快速翻页把 (^o^)/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页头部广告位
搜索
热门图片
最近更新

Powered By 美术100 京ICP12345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