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女子侧面半身像(书写的女子)》

毕加索《女子侧面半身像(书写的女子)》

西班牙艺术大师毕加索的《女子侧面半身像(书写的女子)》。这幅玛莉·德雷莎·沃特肖像,尺幅宏大却洋溢亲昵柔情,乃毕加索于1932年这一“奇迹之年”创作而成。画中女子埋首书写,向世人展现出艺术家与其钟爱缪思秘密恋情的缱绻瞬间。

“此幅玛莉·德雷莎(Marie-Thérèse)肖像画作柔婉浪漫,以极为亲密熟悉的笔触,描绘了这位在毕加索艺术生涯最重要的一年中,占据其心中灵魂地位的女子。

附:毕加索笔下的玛莉·德雷莎

毕加索一生以玛莉·德雷莎为模特儿创作多幅作品,她在画中或醒或眠、或写或读。毕加索在此画中描绘她静静书写思绪的状态,着重呈献她的纯真无邪与青春活力。

此画中可见玛莉·德雷莎的经典侧面轮廓和一头金发,她坐于布瓦热卢城堡一扇窗前,毕加索于1930年买下巴黎城外这座大宅。玛莉·德雷莎的玲珑曲线与窗外花园散发出的清新绿光互相呼应——四四方方的窗框和女子的曼妙身姿形成鲜明对比,艺术家藉此强调出主角的轮廓。

此作色调与毕加索同年描绘玛莉·德雷莎之主要作品一脉相承。构图令人想起艺术家备受赞誉的立体派画作,以及同样以玛莉·德雷莎为灵感、作于1931年的大型雕刻头像系列作品。毕加索1932年的创作充满丰沛情感和如火激情,在艺术家创作生涯中占据独一无二的重要地位。

玛莉·德雷莎·沃特在1927年1月的某一天走进了毕加索的生活,他在巴黎街道上对她一见难忘,当时他与妻子奥加的关系正陷入漩涡、狼狈不堪。与玛莉·德雷莎的相遇为他的生活和艺术激发出崭新的火花,二人发展出一段热情如火的关系,毕加索亦由此得到无限创意。玛莉·德雷莎很快成为了毕加索的灵感之源,从那时起,他的艺术作品中便不断出现她的身影。然而,毕加索仅于五年之后,在巴黎乔治·帕蒂画廊1932年举办的重要展览中,才通过画作宣布玛莉·德雷莎是他生命和艺术中的重要影响。

毕加索鲜少直接描绘坐在面前的缪思,他的画作灵感源自对她们的回忆,以及其感性的摹想。当中又以玛莉·德雷莎为最,艺术家的想象力在二人被迫分开的时期内达到顶峰。在此作中,他描绘她沉静冥想的状态——可能书写的同时,她正在脑海中想象着自己的恋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美术100 » 毕加索《女子侧面半身像(书写的女子)》
分享到:
赞(0)

评论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