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夜间咖啡馆》

梵高《夜间咖啡馆》

  作品:夜间咖啡馆

  作者:文森特·威廉·梵高

  年份:1888 年

  材质:油彩画布

  尺寸:70x 89 cm

    馆藏处:美国耶鲁大学艺术画廊

凡高由于工作过度紧张,身心疲乏,因此晚上经常光顾离他住所不远的拉马丁广场的咖啡馆,用酒或咖啡来提神解乏。那里灯火的颜色和室内陈设的红、黄色,像白天的阳光那样明亮,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他曾说过:“我试图用红色和绿色为手段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梵高的《夜间咖啡馆》中,藉由笔触本身所带有的生命力、油彩的厚度与明显分开的线条,使整幅画沈浸在一种人为的光线之下,这些都是梵高所欲呈现的视觉要素。

《夜间咖啡馆》的内容是从前许多画家处理过的题材,但大多数画家都把咖啡馆写成欢乐的场所,而梵高却在此引出了一群无处可去的不快乐人,背景左侧人物甚至趴在桌上昏睡,十足是个不幸的人。这是一幅悲惨的社会景象,散落在房间里的哀伤形象都令人深表同情。

红和绿、紫和蓝之间的微妙冲撞(这些色彩在其他印象主义画家笔下都结合得十分柔畅),是梵高增强画面冲击的方式。梵高认为这是一个人可能犯罪、疯狂甚至自我毁灭的地方。

梵高当年在阿尔﹝Arles﹞描绘的这家咖啡馆如今依然耸立在拉马丁广场。梵高抵达阿尔后,一直住在这里,后来怀着建造艺术家聚居地的希望,搬入黄屋,与高更共同生活了两个月。

这幅作品色彩耀眼。梵高有意使用这种色调,表现令人不安的场景。为了强调房间的纵深感,他选择了高视点,透视线非常精确。黄、绿色点染的晕圈渲染了煤气灯放射的刺眼光线,其强度使人感到难受。

冷清的咖啡馆中,人物散坐在屋内两侧,寥寥可数,越发呈现出咖啡馆内空荡荡的气氛。老板站在偏离中央的地方,孑然一身,在这间大屋子里,看上去格外渺小。这个不祥之地弥慢着凄凉和孤寂的气氛。

〝这就是他们在这里的所谓午夜咖啡馆……夜游者如果付不起住宿费,或烂醉如泥,到处被拒之于门外,都可以在这里落脚。我想在这幅画中……表现咖啡馆是一个使人堕落,丧失理智或犯罪的地方。因此,我选用淡红、血红、酒糟色,与路易十五绿、石青、橄榄绿以及刺眼的青绿形成强烈对比……造成一种气氛,好似魔鬼的硫磺火炉,以表现下等酒店里暗的力量。〞

文森特致西奥信.

转载请注明出处:美术100 » 梵高《夜间咖啡馆》
分享到:
赞(0)

评论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