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本斯《劫夺吕希普的女儿》——现实并不欢乐

鲁本斯《劫夺吕希普的女儿》——现实并不欢乐

鲁本斯《劫夺吕希普的女儿》——现实并不欢乐

掠夺硫西波斯的女儿们,1617,慕尼黑老绘画馆

故事讲的是宙斯与丽达所生的一对孪生子卡斯托耳与波吕刻斯劫夺琉西波斯国王两个女儿的故事。图中四人两马正反缠结而上,健壮的骏马和被荷尔蒙蒙蔽了心智的希腊英雄,与两具美好的女性裸体猛烈地纠缠,女性的抗拒和男性的强迫,加剧了画面的张力和戏剧感,明快的色调让这个颇为暴力的故事变得浪漫起来,增添了爱情氛围。 画面中的地平线被设置到低点的位置,扩大了这组人物的画面占比,加强了画面的气势。画家通过对人体运动和对爱情追逐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力的热爱。

这个故事可没有这么欢乐,虽然抢亲成功,但是两位公主的未婚夫们没有放过卡斯托耳与波吕刻斯,终于逮到机会干掉了哥哥卡斯托耳,弟弟悲痛欲绝,最后宙斯讲他俩变成了双子座,从此不再分离。

《劫夺吕西普的女儿》是鲁本斯最著名的代表作,他通过色彩碰撞与肢体运动,调动观者的视觉感官,打破古典主义的制衡美学。

《劫夺吕西普的女儿》取材于希腊神话,众神之主宙斯与丽达所生的孪生子卡斯托耳和波流斯,合伙劫夺迈锡尼国王吕西普的两个女儿。

天蒙蒙亮之时,两匹骏马沖破了宁静的清晨——一匹通体赤红,一匹身上布满了灰白花斑,两个正在睡梦中的少女突然被两名壮汉掠夺而去。

四人两马,两名黝黑壮汉与两位粉白少女,迎风飘扬的斗篷,强烈而有力的斜线,近大远小的特写表现,洒脱奔放,似乎将要破框而出。色彩、质感、动态的强烈对比,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

画面上人物与马匹扭动交错,形成一个艺术整体,看似狂野,但整幅画的大轮廓却是近乎圆形,构成一幅充满生命运动感的图案,热情而奔放。

画中的两个裸体少女,一个被推倒在地,另个挥手呼救,马匹惊慌嘶鸣,天重云暗,又把气氛烘托的异常紧张。

在《劫夺吕西普的女儿》一作中,鲁本斯直接大胆描绘的裸露的女性躯体,他有意强调女性裸体的肉感,反映出作者对大胆追求爱情的赞颂和对放纵生命力的赞赏——这是新兴贵族新的审美趣味,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延伸。

在作品中,鲁本斯塑造了具有进攻性和律动感的男性形象,与之前文艺复兴时期威严、肃穆的男性形象形成巨大反差。

这种形式不仅是为了满足当时他众多男性顾客的需求,同时也让鲁本斯成为巴洛克时期表现人体最具张力的画家之一。

关于《劫夺吕西普的女儿》

鲁本斯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作品生动地展现了巴洛克艺术的特点;

画中色彩、质感、动态的强烈对比,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

画作展现出鲁本斯描绘女性人体的高超技法;

作品被认为是新兴贵族新的审美趣味,也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延伸。

转载请注明出处:美术100 » 鲁本斯《劫夺吕希普的女儿》——现实并不欢乐
分享到:
赞(0)

评论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