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勒《祈祷的手》——粗糙的双手传达着饱满的祈祷和祝福

丢勒《祈祷的手》——粗糙的双手传达着饱满的祈祷和祝福

《祈祷的手》

丢勒《祈祷的手》——粗糙的双手传达着饱满的祈祷和祝福

祷告的手 丢勒作品赏析 德国纽伦堡陈列馆

人们认为丢勒具有一种犀利的洞察力,他着力捕捉的动态,轮廓不仅仅表现出生动的物体或人物,更表达了一种情感。因此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所以有人说,丢勒的绘画似乎总是让观者“面临人性最苛刻的审察”。而《祈祷的手》,正是这样一幅“审察人性”的画作。

画面灰色的背景上,只画着一双正在向上帝祈祷的手。双手微微合拢并伸向天空。这双手的主人样貌并未在画中出现,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看着这粗糙的纹理,突起的筋节,我们不难想象这是一双上了年纪的劳作者的手,虽然不似少女之手的柔美但却饱含着奉献之美。

《祈祷的手》这幅画独特的特点在于所表达的情感在对比之中得到体现:关节的僵硬和手势的温柔形成对比;粗糙的双手所代表的生活苦难,与祈祷的虔诚形成对比;遒劲的双手和流畅的线条形成对比。此外,丟勒通过观察,自然地处理了画面中的阴影和高光,没有为了表现手的粗糙而用大量的黑白光影。而是以线性为主辅助柔和的光影。这一点的表现需要画家对于人体结构的细致观察和准确的定位。这也使得丟勒的线条丝毫没有给人软弱的感觉反而更增加了画面的力量感。在他手下,简洁素雅的线条蕴含着感人至深的力量,粗糙的双手传达着饱满的祈祷和祝福。

谈及丢勒的一生,在此必须要附上一段小的插曲。在德国纽伦堡陈列馆中珍藏着丢勒非常著名的一件作品,被称为《祈祷之手》,这件作品蕴含着一段颇为感人的事件。丢勒在学画之前有一位挚友名叫尼格斯坦,两人都喜爱画画,但苦于经济难题都无法拜师学习 ,于是两人商量其中一人工作赚钱资助另一人学画,两人互相推辞相让,最后还是商定让丢勒先去学画,尼格斯坦通过做抹桌、洗碗、劈柴等粗活赚钱。有一次,丢勒听到尼格斯坦在室内祷告,见他举着双手,泪流满面,祷告说:“亲爱的天父,求你赐福给丢勒,使他成功,将我终日所盼望的那种艺术,加倍赐给青年丢勒。阿们。”朋友真挚的爱心让丢勒异常感动,并激发起了他的艺术灵感,他自言自语说:“知道了,知道了,应该怎么办?我要以神所赐我的天才,画出这双伟大的手,使一切爱看我画的人,知道世界上竟有这种无私的爱,使他们晓得他为了我付上了何等牺牲的代价。”朋友舍己的爱心成为丢勒追求艺术的重要动力,也让他深深体验到上帝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竟然可以让一个人如此地为朋友舍弃自己的利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美术100 » 丢勒《祈祷的手》——粗糙的双手传达着饱满的祈祷和祝福
分享到:
赞(0)

评论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