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蓝衣少女》——画面形式想追求达到一种极致

马蒂斯《蓝衣少女》——画面形式想追求达到一种极致

蓝衣少女 马蒂斯作品赏析 油画 92.7x73.7cm 美国费城美术馆

马蒂斯对于画面的形式总想追求达到一种极致,“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对于一切脑力工作者,无论是商人或作家,它应该是一种抚慰,一种镇定剂,或象一把舒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因此他在描绘人物时,更多注意的是曲线的优美、色块的布局、色彩的对比和装饰的趣味,而不是对象的面部表情。

在《蓝衣少女》这幅画中,画家将对象与背景的细节作了省略与归纳,物体与空间均处理为平面的色块,少女所着的蓝衣与背景、椅的红色与黑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蓝衣上的白边分割着整个画面,白边上的流畅曲线自上而下使画面活跃起来。画家对少女的面部未作任何深入的描绘,简洁的勾勒与整个造型风格十分协调,同时也更有助于加强整个画面的色彩冲击力和表现力,这点在其他野兽派画家的作品里同样可以得到印证。

《蓝衣少女》为马蒂斯肖像画作品中有代表一性一的一幅。画面中占满空间的是穿着青蓝衣裙的模特儿,她的两侧向上沿伸的 曲线组合成对称变化的图案,椅子和背景中一些装饰一性一的绘画是用刮刀画出的十分活泼流畅的线条。画家采用了平 涂的手法,强调色彩本身的浓度和明亮度,组成了红色、黄色、青色和黑色的节奏,既鲜明又谐调而又有致。此画 是画家拍摄了十多幅照片作为参考,经过大胆地取舍与夸张而完成的。有趣的是画家有意地把模特儿手的比例增大, 以取得与宽大的衣裙在造型方面相协调的效果。

马蒂斯的早期绘画具有印象主义和表现主义色彩,后来又受东方艺术和儿童绘画的影响,放弃了自然的光色关系而以装饰性的平涂色块来构成画面,其造型特征主要是以平面和线为主构成夸张变形的形体,从而形成了他特有的装饰风格。

这幅《蓝衣女子》在色彩上由红黄蓝白黑等基本色构成,人物在平衡对称的构图中显出微妙的变化,平面化的形体经加以各种纹样处理后带有明显的装饰性。在材料运用上,马蒂斯这一类风格的绘画大多使用较薄的颜料,估计是掺和了较多的松节油以获得薄涂效果,并使得用笔能自如松动,线条流畅优雅,颇具书法意味,常常在不经意间透露出画布底子和颜料流淌的痕迹,有的地方则故意在色块衔接处留出画布的白色,形成边线或用画刀在色块上刻画出阴线,也加强了画面的装饰效果。马蒂斯的用刀、用笔与用色等都十分自然地顺着画面形与色的节奏需要。但是马蒂斯的一些作品由于颜料过于稀薄和过多使用松节油而使得色层失去黏合力的关系,也出现了色彩褪变和色层开裂等问题,这是在大面积使用颜料薄涂时需要引起注意的。

亨利·马蒂斯(186一9~1954)是野兽派中具有代表意义的重要画家。青年时代曾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学习 ,后来 受后期印象派画家的影响,并吸收波斯绘画、东方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形成“综合的单纯化”画风,并提出“纯 粹绘画”的主张。长期的艺术生涯也使他成为一个备受赞誉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图案家、雕塑家、版画家和设计家。 其晚年的作品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很强的画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美术100 » 马蒂斯《蓝衣少女》——画面形式想追求达到一种极致
分享到:
赞(0)

评论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